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来自大海的哀曲:渤海二号石油钻井平台沉没,(3)

来源:石油地质与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05日 17:43:4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然而渤海二号在这一点上,完全不达标,一切防范危险的相关设施更像是在“纸上谈兵”,一点实际作用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凭人力根本就不可能

然而渤海二号在这一点上,完全不达标,一切防范危险的相关设施更像是在“纸上谈兵”,一点实际作用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凭人力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渤海二号沉没的命运。

渤海二号沉没事故后续救援旧照

  • 使用问题

事实上,不仅是在通风筒上,在许多相应的应急设备上面,渤海二号表现出来的实用能力都过于疲软。当真正的危险来临之时,自然无法成功地度过难关。

可除此以外,其实那个时代的船员们在使用平台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渤海二号的维修过程中,曾有工作人员在加固通风筒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使用了新的螺丝钉。

在平常使用的时候,人们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可风浪一大,一切情况都会发生变化。在最开始的时候,船员们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即便时不时听到螺丝钉因为不匹配出现刺耳的声音,也会误以为这是机械的“正常现象”。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正常”观念,最终竟让他们葬身大海。

渤海二号工作示意图

除此以外,在事故发生以后,船员们请求救援的时机以及自救的工具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74个工作人员,最终仅仅只有两人存活。

主要原因就在于救援队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事故发生四小时之后。倘若当时平台上的船员们能够提前告知情况,那么人员损失必定可以进一步减小。

不仅如此,当时我国平台作业船员们所使用的救生衣,并没有任何保温供冷,这也是极其可怕的一件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救生衣只要能让人浮在水面上呼吸就好,保温与否又有什么意义呢?

穿救生衣的人

可事实上,海洋之中的救生衣和游泳池中的救生衣绝不能同日而语。尤其是当时恰好是在北方的冬天,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人体温度就会因海水大量流失。

当救援人员姗姗来迟的时候,或许船员们早已牺牲在冰冷的海洋中。从最终的调查结果来看,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渤海二号的设计问题以及人员使用的不规范。

毕竟就天气方面来说,即便当年那场事故不会在那个时间段发生,也很有可能会面临其他的意外。可如果是设计问题和使用问题能够得到保障的话,风浪自然也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穿救生衣的人

结语

在此次事件发生以后,世界各国都引起高度重视。这不仅是我们国家自身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上所有拥有海上勘探开采石油技术的国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如果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那么同样的悲剧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除此以外,在对各种工具和设备的认知以及检查上,我们也必须要按照更严格的标准进行验收才行。倘若当年在购入渤海二号的时候,人们能够意识到设计上的潜在危险,或许最终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渤海二号沉没事故引发了多国思考

文章来源:《石油地质与工程》 网址: http://www.sydzygczz.cn/zonghexinwen/2021/1205/426.html

上一篇:走进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解密”深海来客可燃
下一篇:中国在南海建了一个工程,深埋海底七千米,被

石油地质与工程投稿 | 石油地质与工程编辑部| 石油地质与工程版面费 | 石油地质与工程论文发表 | 石油地质与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